青年文藝新秀是文藝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力量,也是文藝事業的希望所在。這些文藝新秀們是城市文化的形象代言人,是城市精神的珍貴坐標,猶如夜空中耀眼的星光,璀璨奪目。東風颯起,錢江逐浪奔競不息;月落城山,橫塘煙巒鐘靈毓秀,蕭山在經濟領域高速騰飛的同時,也創造了文化發展的奇跡。聆聽時代聲音,與時代同步伐,蕭山文藝事業不斷繁榮發展,催生出一批文藝新秀和領軍人物,他們是蕭山奮力打造“重要窗口”示范樣板的“文藝輕騎兵”,他們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新時代正能量。
為進一步以文藝凝聚“蕭山力量”,蕭山文聯傾力打造“2020蕭山青年文藝新秀推廣”微信專欄,陸續推出系列報道,講述他們執著藝術探索的點點滴滴,感悟他們沉潛堅守創作的不懈追求和獨特的人格魅力。
筆墨書香,清風徐來。今天,【青年文藝新秀】帶大家以筆為槍、以墨為盾,在詩書墨印的世界里馳騁暢游。
“玩之不覺為倦,覽之莫識其端,心慕手追,此人而已。其余區區之類,何足論哉!”這是《晉書·王羲之傳》中對“書圣”王羲之的贊譽。王羲之的書法勁鍵優美、入木三分,諸多作品紛紛為后世所推崇效仿,受其作品影響的書法家也比比皆是,高煒正是這樣一位追求書法藝術的淵源和傳遞正能量的藝術者,以筆為槍、以墨為盾,在書法世界里自在前行。
高煒,蕭山人, 2015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,先后獲學士、碩士學位,師從沈浩教授、沈樂平教授、戴家妙教授等。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、蕭山區青年文聯副主席、蕭山區書法家協會理事。現供職于蕭山區文聯創作研究室。2014年作品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《中國書法》年展·百名大學生提名展,因此獲蕭山區 “文藝成果獎”一等獎;2016年作品入展 “沙孟海獎”第九屆全浙書法大展、“吳昌碩獎”第五屆浙江省篆刻大展;2019年作品入選“浙江書法獎·沙孟海獎”第十屆全浙書法篆刻大展。
翰墨飄香書忠誠,“我只愿在繁華筆墨里靜守初心”
書法家常說:書法至唐,其體法才算真正達到完備。高煒表示:“我很認同孫過庭《書譜》中所說的‘翰不虛動,下筆有由’。何為‘下筆有由’?就是書法要實現表情達性,例如你寫李白的詩,不光要表達出李白寫詩時的意境,也要通過自己的書法表達自己吟誦這首詩時的心境,與古人對話、與自己對話。”高煒也說,真正的書法家,不僅僅是寫好字,還要熟知歷史典故和文人生平,要參透古詩詞字里行間的道。
藝術創作是藝術家的天性與本能,以創作為職謀,以藝術為生源,這樣的人是快樂的。
高煒或許便是這樣的人。
他鐘情翰墨,臨池不輟,孜孜以求,對書法藝術有著“衣帶漸寬終不悔”的虔誠。從唐楷漢碑到行草,高煒的書法天賦昭然而顯,他對這黑白色調間的水墨世界敏感,對他而言,提起毛筆,就找到了精氣與寄托。
作品欣賞
心有猛虎,細嗅薔薇。觀其作品,在書寫時行筆緩慢,枯澀之筆恰到好處,通篇的筆力給人感覺是雄健,氣勢磅礴,方圓兼備,結體竣厚奇異,點畫跳躍險絕。觀其形勢,忽似蒼鷹振翅聳肩,忽似云峰跌宕起伏。在一心追逐筆墨“氣勢”的同時,高煒不忘精雕細琢之妙。簡牘帛書、明清書風,他將筆墨根系成長壯大,只為筆下線條不留半點遺憾。
高煒始終恪守“當勤精進”這句人生格言,在書法藝術的黑白世界里執著前行,實踐著人生的自我價值。
“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,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,同自然之妙有,非力運之能成”大難至易,大繁若簡。高煒表示:“筆墨不止載字敘事那么淺易,點畫本身若是不能講出個錦繡山河來,這通篇的漢字也就失去了大半的意義。”
筆力勁挺、筆精墨妙,大氣磅礴、風姿多變、一字見心,看他的字,每幅作品都帶著一股清新雄渾之氣撲面而來,惹人沉醉。
“筆在手中握,以筆書氣象,書法之境由心造,寫字即寫心。墨為黑,白為紙,揮毫落紙如云煙,自能心清聞妙香。我惟愿在繁華筆墨里靜守一份初心”。
讓藝術貼近生活,但求一份“道”與“和”
高煒從小酷愛書法。從臨摹起步,他先習顏、歐楷書,繼學海岳、山谷行書,后學《石門》、《封龍山》隸書。這一撇一捺間的魅力,猶如一顆種子,在他心里慢慢生根發芽。讓他用一種富有彈性的藝術語言,與生命進行悄然對話。
如今,練字已成為高煒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,十年如一日他一直都堅持著閑暇時站立于房中在宣紙上揮毫。“寫字讓我感到自己仿佛穿越了時空,在與古人對話。其實我經常會在練字時,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那個時代。”
高煒堅信,書法和文學是相輔相成的,沒有文學底蘊的書法作品是空洞的。創作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需要書寫者擁有極高的綜合素養,特別是其率性的真情、充滿藝術激情的靈感和豐富細膩的情思,具有這種內涵的作品才能做到觀者、書者同喜同悲的境界。
在一心深耕墨池的生活中,高煒不忘研習古詩文、欣賞其他門類的藝術,以期提高自身學問功力,使自己的書法顯得“郁郁乎文哉”,彌漫著清新怡人的書卷氣。
作品欣賞
高煒看待事物的方式與書法的運作近似,撇捺分明而又貫通圓合。他不把藝術家這一角色“神”化,認為藝術家更應先學會“做人”。
“書法是技、藝、道的綜合,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修養的體現。一個書法家不僅要修技,還要修藝,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人文修養,加強人格修煉,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。”高煒認為,一件優秀的作品,首先打動人的是精神,是一種永恒長久的內在力量。他對于對于書法有著一種虔誠的態度、執著的追求、深刻的思想、平和的心境。
“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”,這是高煒書法作品的魅力所在,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。
“大夢誰先覺,平生我遲聞。我覺得這就是我的人生格言。前半句是來自于《莊子·齊物論》,后半句是我的感悟,我希望在繁華世界中,尋求一份‘道’與‘和’。”高煒如是說。
“遲聞”雖讓人略感憨鈍,但何嘗又不是一種充滿哲理的人生態度呢?